(一)、独立的见解;无人赞同的意见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然孤论难持,犯欲难成,众怨难积,疑似难分,故累载不为明主所察。” 宋 曾巩 《人情》诗:“诗书落落成孤论,耕钓依依忆旧游。” 宋 陆游 《贺莆田陈右相启》:“方孤论而折群邪之鋭,盖一身为众正之宗。”
(二)、一篇论著。
《魏书·崔光传》:“ 元始 孤论,充 汉帝 之坐; 孟皇 片字,悬 魏王 之帐。”按,“孤论”指 汉 崔寔 《政论》。 寔 字 元始 。
孤论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gū lùn,是指 独立的见解。
孤 gū(ㄍㄨ)
(一)、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:孤儿。遗孤。托孤。孤寡鳏独(孤儿,寡妇,无妻或丧妻的人,年老无子女的人)。
(二)、单独:孤单。孤独。孤立。孤僻。孤傲。孤茕(单独无依然)。孤介。孤身。孤危。孤芳自赏。孤苦伶仃。孤掌难鸣。孤云野鹤(喻闲逸逍遥的人)。
(三)、古代帝王的自称:孤家。孤王。
(四)、古同“辜”,辜负。
论(論) lùn(ㄌㄨㄣˋ)
(一)、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:论断。论点。论辩。论据。论者。议论。讨论。辩论。
(二)、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论和言论:理论。舆论。专论。社论。
(三)、学说,有系统的主张:系统论。
(四)、看待:一概而论。
(五)、衡量,评定:论罪。论功行赏。
(六)、按照:论件。论资排辈。
(七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