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亦作“遯隐”。犹隐藏。
唐 柳宗元 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遯隐。”一本作“ 遁隐 ”。
(二)、遁世隐居。
唐 柳宗元 《龙安海禅师碑》:“遁隐乖离,浮游散迁,莫徵旁行,徒听诬言。” 郭沫若 《我们的文学新运动》:“我们宜不染于污泥,遁隐山林,与自然为友而为人生之逃遁者。”
遁隐,读音是dùn yǐn,汉语词汇,解释为隐藏。
遁 dùn(ㄉㄨㄣˋ)
(一)、逃避,躲闪:遁去。遁辞。遁世。遁北。
(二)、隐,消失:遁迹。遁隐。
隐(隱) yǐn(一ㄣˇ)
(一)、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
(二)、伤痛:隐恻。
(三)、怜悯:恻隐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