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亦作“ 外彝 ”。指外族。也指外国或外国人。
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外夷稽首称藩,中国让而不臣,此则羈縻之谊,谦亨之福也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西南外夷,种别域殊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为宰相谢恩赐吐蕃信物银器锦綵等状》:“今蒙重赐,益荷圣慈,况来自外夷,知德广之所及。” 明 张鼎思 《代醉编·奇节》:“其人得疾,既篤,谓 崔 曰:‘荷君见顾,不以外夷见忽。’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三·梁尚书》:“其一人望见 梁公 ,股栗伏地,比至称病不謁, 梁 怪之,勒令出见,一见怒甚,即核其交通外彝,侵冒军实罪状,劾而杀之。”参见“ 外族 ”。
外夷,亦作“外彝”,汉语词汇。拼音:wài yí释义: 指外族。也指外国或者外国人。
外 wài(ㄨㄞˋ)
(一)、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
(二)、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
(三)、指“外国”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
(四)、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
(五)、称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
(六)、称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
(七)、关系疏远的:外人。
(八)、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外传( zhuàn )。
(九)、传统戏剧角色名:外旦。外末。外净。
夷 yí(一ˊ)
(一)、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。九夷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
(二)、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夷杂处( chǔ ㄔㄨˇ )。
(三)、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夷。
(四)、弄平:夷为平地。
(五)、消灭:夷灭。族夷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
(六)、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夷”。
(七)、古代的锄类工具。
(八)、古同“怡”,喜悦。
(九)、古同“痍”,创伤。
(十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