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 hé(ㄏㄜˊ)
(一)、水干:干涸。涸泽。涸竭。涸辙之鲋(喻处境十分危难、急待救助的人)。
泽(澤) zé(ㄗㄜˊ)
(一)、水积聚的地方:大泽。湖泽。润泽(潮湿)。沼泽。
(二)、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:光泽。色泽。
(三)、恩惠:恩泽。泽及枯骨(施惠于死人)。
(四)、洗濯。
(五)、汗衣,内衣。
之 zhī(ㄓ)
(一)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(二)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(三)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(四)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(五)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(六)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(七)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精 jīng(ㄐ一ㄥ)
(一)、上好的白米:“食不厌精”。
(二)、细密的,与“粗”相对:精密。精细。精确。精制。精读。精选。精心。精研。精雕细镂。
(三)、聪明,思想周密:精悍。精敏。精明。
(四)、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,提炼出来的东西:精华。精英。精神(a.指人主观世界,包括意识、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;b.内容实质,主要的意义;c.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)。
(五)、人表现出来的活力、生气:精力。聚精会神。无精打采。
(六)、专一,深入:精诚。精忠。精炼。精湛。精严。
(七)、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:精子。
(八)、很、极:精湿。精瘦。精光。
(九)、完美,最好:精美。精妙。精益求精。
(十)、明朗,清明:“天精而见景星”。
(十一)、神话传说中的妖怪:精灵(a.鬼怪;b.机灵)。妖精。
(十二)、古同“菁”,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