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(棗) zǎo(ㄗㄠˇ)
(一)、落叶灌木或乔木,枝有刺,叶卵形,开小黄花,核果称“枣子”或“枣儿”,椭圆形,熟时红色,可食:枣红。枣泥。囫囵吞枣(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)。
梨 lí(ㄌ一ˊ)
(一)、落叶乔木或灌木,果实是普通水果,品种很多:梨膏。广梨。鸭梨。
之 zhī(ㄓ)
(一)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(二)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(三)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(四)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(五)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(六)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(七)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灾 zāi(ㄗㄞ)
(一)、水、火、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:水灾。火灾。灾难( nàn )。灾害。灾患。
(二)、个人的不幸遭遇:招灾惹祸。幸灾乐祸。破财消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