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wén(ㄨㄣˊ)
(一)、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(二)、刺画花纹:文身。
(三)、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(四)、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(五)、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(六)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(七)、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(八)、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(九)、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(十)、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(十一)、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(十二)、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(十三)、掩饰:文过饰非。
(十四)、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(十五)、姓。
如 rú(ㄖㄨˊ)
(一)、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(二)、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
(三)、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
(四)、到,往:如厕。
(五)、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(六)、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(七)、与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(八)、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(九)、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如其来。
(十)、表示举例:例如。
(十一)、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如无出”。
(十二)、〔如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
(十三)、姓。
春 chūn(ㄔㄨㄣ)
(一)、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春节。春色。春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岁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e.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
(二)、两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怀春。
(三)、生机:大地回春。
(四)、姓。
华(華) huá(ㄏㄨㄚˊ)
(一)、美丽而有光彩的:华丽。华艳。华彩。华贵。华章。华表(亦称“桓表”)。华盖。
(二)、精英:精华。含英咀(jǔ)华。
(三)、开花:华而不实。春华秋实。
(四)、繁盛:繁华。荣华富贵。
(五)、奢侈:浮华。奢华。
(六)、指中国或汉族:华夏。中华。华裔。华胄(a.华夏的后裔;b.贵族的后裔)。华工。
(七)、敬辞,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:华翰(称人书信)。华诞(称人生日)。华居(称人住宅)。
(八)、头发花白:华发(fà)。华颠(指年老)。
(九)、指时光:年华。韶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