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明亮的眼睛。
《商君书·错法》:“夫 离朱 见秋豪百步之外,而不能以明目易人。”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,‘坚白’‘同异’之分隔也,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,明目之所不能见也。”
(二)、使眼睛看得清楚。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夫所以读书学问,本欲开心明目,利於行耳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》:“开襟驱瘴癘,明目扫云烟。” 郭沫若 《孔雀胆》第三幕:“爸爸教我说是蛇胆酒,吃了清心明目。”
(三)、谓扬眉张目。
唐 杨炯 《宴皇甫兵曹宅》诗序:“ 皇甫君 冠冕於 安定 , 李校书 羽仪於 陇西 , 岑正字 明目於 汉 南, 石宫坊 抵掌於 河朔 。”
明目,指明亮,视力好的眼睛。语出《商君书·错法》:“夫 离朱 见秋豪百步之外,而不能以明目易人。”
明 míng(ㄇ一ㄥˊ)
(一)、亮,与“暗”相对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
(二)、清楚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
(三)、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
(四)、公开,不隐蔽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
(五)、能够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(六)、睿智:英明。贤明。明君。
(七)、视觉,眼力:失明。
(八)、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(九)、次(专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(十)、中国朝代名:明代。
(十一)、姓。
目 mù(ㄇㄨˋ)
(一)、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历历在目。目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
(二)、看,视:目语。目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
(三)、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
(四)、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条目。纲举目张。
(五)、名称:数目。巧立名目。
(六)、标题:目录。
(七)、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,在“纲”以下,“科”以上: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。
(八)、孔眼:网目。
(九)、指为首的人:头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