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旧时祭祀以后,分发祭肉,叫做“散胙”。
鲁迅 《热风·即小见大》:“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,所留给大家的,实在只有‘散胙’这一件事了。” 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二二》:“牺牲为群众祈福,祀了神道之后,群众就分了他的肉,散胙。”
散胙,读音是sàn zuò,汉语词语,指旧时祭祀以后,分发祭肉,叫做“散胙”。
散 sàn(ㄙㄢˋ)
(一)、分开,由聚集而分离:分散。解散。涣散。散落。散失。散逸。
(二)、分布,分给:散布。散发( fā )。天女散花。
(三)、排遣:散心。散闷( mèn )。
(四)、解雇:他干的不好,让那家饭店给散了。
胙 zuò(ㄗㄨㄛˋ)
(一)、古代祭祀时供的肉。
(二)、福佑:“天地所胙。”
(三)、古同“祚”,指君位。
(四)、赐予:胙土(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,酬其勋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