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宽缓;放松。
明 张居正 《答宣大巡抚吴环洲》:“盖此等事,大有关係,著数须是宽鬆,乃有转身地,太紧则难於收拾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三回:“这两个贼徒非同小可。你若是拘束得紧,诚恐丧命;若教你宽鬆,又怕他走了。”
(二)、松散,不密集。
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十六:“笔画间的空隙要匀称,须使多笔画的字不嫌其局促,少笔画的字也不嫌其宽松。”
(三)、轻松。
巴金 《家》四:“她觉得心情也略为宽松点,便向对面床上望了一下。”
(四)、富裕。
茅盾 《过年》二:“ 小李 平日手头的比较宽松,使得 老赵 自信他这推测不怎么远于事实。”
宽松,汉语词汇。指宽绰;不拥挤;富裕。如:日子过好了,手头宽松了。 注音: kuān sōng
宽(寬) kuān(ㄎㄨㄢ)
(一)、横的距离大,范围广,与“窄”相对:宽广。宽阔。宽绰。宽敞。宽度。宽旷。宽窄。
(二)、使松缓:宽心。宽衣。宽解。宽慰。
(三)、不严厉,不苛求:宽待。宽宏。宽厚。宽松。宽容。宽恕。宽仁。宽赦。
(四)、富裕:宽裕。
(五)、姓。
松(鬆) sōng(ㄙㄨㄥ)
(一)、种子植物的一属,一般为常绿乔木,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。种子可榨油和食用:松针。松脂。松香。松子。
(二)、稀散,不紧密,不靠拢,与“紧”相对:捆得太松。土质松软。蓬松。宽松。疏松。松懈。
(三)、放开:松手。松绑。松心。
(四)、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:肉松。鱼松。
(五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