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明白的比方。
唐 元稹 《捉捕歌》:“畏君听未详,听客有明喻。”
(二)、明白地说出。
清 陈廷焯 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六:“婉讽之谓比,明喻则非。”
(三)、比喻的一种。表明本体事物“像”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。本体和喻体之间,一般有喻词“似”、“若”、“像”、“如同”、“好比”等。如“ 鲁迅 的杂文似匕首,如投枪,直刺敌人的心脏”就是明喻。
明 míng(ㄇ一ㄥˊ)
(一)、亮,与“暗”相对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
(二)、清楚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
(三)、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
(四)、公开,不隐蔽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
(五)、能够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(六)、睿智:英明。贤明。明君。
(七)、视觉,眼力:失明。
(八)、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(九)、次(专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(十)、中国朝代名:明代。
(十一)、姓。
喻 yù(ㄩˋ)
(一)、比方:比喻。譬喻。
(二)、明白,了解:不言而喻。家喻户晓。
(三)、说明,使人了解:晓喻。喻之以理。
(四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