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。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材。
唐 杜甫 《双枫浦》诗:“自惊衰谢力,不道栋梁材。浪足浮纱帽,皮须截锦苔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生死无二志,丈夫何壮哉!不从金石论,空负栋梁材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 江西 某太守将伐古树,有客题诗於树云:‘遥知此去栋梁材,无復清荫覆緑苔。’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九章二:“我们对于青年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,就像培植树木一样,只要充分给予以阳光和养分,免受风害虫灾,它自会成为栋梁之材。”
栋(棟) dòng(ㄉㄨㄥˋ)
(一)、房屋的脊檩,喻能担负重任的人:栋梁。栋宇。画栋雕梁。
(二)、量词,指房屋:一栋房子。
梁 liáng(ㄌ一ㄤˊ)
(一)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:房梁。栋梁。梁上君子(指窃贼)。
(二)、桥:桥梁。津梁(渡口和桥梁,借指学习的门径)。
(三)、器物、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:鼻梁。山梁。车梁。
(四)、中国战国时期国名,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后,改称“梁”。
(五)、中国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
(六)、姓。
材 cái(ㄘㄞˊ)
(一)、木料,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:材料。教( jiào )材。素材。题材。就地取材。
(二)、能力,资质:材干( gàn )。大材小用。因材施教( jiào )。
(三)、棺木:寿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