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官署名。
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:“鸿臚寺,掌蕃客朝会,吉凶弔祭,统典客、典寺、司仪等署令、丞。”《金瓶梅》第七十回:“不如你今日先往鸿臚寺报了名,明日早朝谢了恩,直到那日堂上官引奏毕,领札付起身就是了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志二》:“ 顺治 元年,设鸿臚寺,置 满 汉 卿各一人。”参见“ 鸿臚 ”。
鸿(鴻) hóng(ㄏㄨㄥˊ)
(一)、大雁:鸿雁。鸿毛。雪泥鸿爪(喻往事遗留的痕迹)。
(二)、大:鸿博。鸿图。鸿沟。鸿儒。鸿福。鸿运。鸿烈。
(三)、指书信:来鸿。
(四)、姓。
胪(臚) lú(ㄌㄨˊ)
(一)、传语,陈述:胪布(宣布,陈述)。胪言(传言)。胪句(上传语告下为“胪”,下传语告上为“句”)。胪心(陈述心情)。胪唱(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,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。亦称“传胪”)。
(二)、陈列:胪列。
(三)、〔鸿胪〕古代官名。
(四)、腹前的肉。
寺 sì(ㄙˋ)
(一)、古代官署名:太常寺(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)。鸿胪寺(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)。
(二)、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:佛寺。寺观( guàn )。
(三)、伊斯兰教徒礼拜、讲经的地方:清真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