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古代自附于贵族豪强之家的贫民。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 子家子 曰:‘君其许之!政自之出久矣,隐民多取食焉,为之徒者众矣,日入慝作,弗可知也。’” 杜预 注:“隐,约,穷困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即贫民之投靠 季氏 者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二编第四章第二节:“ 春秋 时代见于记载的‘隐民’、‘私属徒’、‘宾萌’……‘隐民’和‘私属徒’也是指贵族们的隐蔽户口。虽然他们还不是自由的,但是,他们的身份却不同于奴隶。”
(二)、犹隐士。
《新唐书·杜淹传》:“上好用隐民, 苏威 以隐者召,得美官。”参见“ 隐士 ”。
隐(隱) yǐn(一ㄣˇ)
(一)、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
(二)、伤痛:隐恻。
(三)、怜悯:恻隐之心。
民 mín(ㄇ一ㄣˊ)
(一)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(二)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(三)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(四)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(五)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(六)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(七)、同“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