涡纹罍

词语解释

涡纹罍wō wén léi 此器为西周涡纹罍,高43厘米,口径1 8厘米。直口内折,平沿,束颈,肩成弧圆状,腹下收,圈足较低,底内凹,肩两侧有牛首耳。双耳间饰有3个等距的浮雕涡纹,肩最大径处有一周凹带纹。腹近底一侧有牛首形鋬。口沿上可见覆盖的席纹。腹部有小砂眼和修补的痕迹。 涡纹是最早出现在我国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,又称火纹。顾名思义,近似水涡,故为涡纹。其特征是圆形,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,中间为一小圆圈,似代表水隆起状,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,似水涡激起状。有人认为,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,是天火,又故称火纹,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,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,一般与龙纹、目纹、鸟纹、虎纹、蝉纹等相间排列。涡纹多用于罍、鼎、斝、瓿的肩、腹部,它盛行于商周时代。 罍,大型盛酒器和礼器。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。造型有圆形、方形两种。圆形理造型为敛口,广肩,丰腹,圈足或平底;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,耳作环形或兽首形;下腹部一侧有穿鼻。方形罍多为小口,斜肩,深腹,圈足式,亦有少数为平底;有盖,盖作斜坡式屋顶状;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。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,常见纹饰有饕餮纹、龙纹与蕉叶纹等。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,显得深遂神秘,凝重大方。 根据目前的资料考证,罍是从商代晚期出现,流行于西周和春秋。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,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,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。《诗经》中经常提到罍,在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我姑酌彼金罍”。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,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“我姑且斟满那酒罍”。罍的铸造时期,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,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。从器型上来看,已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,肩部丰满,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,使全器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。在纹饰方面,浮雕都比较低,没有商代器物上的那些耸出器表的锐角巨目;器物多处以夔龙、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,但变形非常厉害,除目纹外其他细节都蜕化了,成为一种装饰意味很强的图案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  • (wō guō)

    涡(渦) wō(ㄨㄛ)

    (一)、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:旋涡。涡流。

    (二)、涡状:酒涡(亦作“酒窝”)。涡轮机。

  • (wén wèn)

    纹(紋) wén(ㄨㄣˊ)

    (一)、丝织物的文理,物件的文理:纹理。纹饰。条纹。水纹。指纹。斜纹。

  • (léi)

    léi(ㄌㄟˊ)

    (一)、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。小口,广肩,深腹,圈足,有盖,多用青铜或陶制成。

    (二)、盥洗用的器皿。

涡纹罍相关词语(所含汉字: )

涡纹罍相关成语(所含汉字: )

涡纹罍其他相关

按拼音查词语

ABCDEFGHJKLMNOPQRSTWXYZ
©2024 小娃子  版权所有  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