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无稽之谈。
汉 刘向 《说苑·谈丛》:“謁问析辞勿应,怪言虚説勿称。谋先事则昌,事先谋则亡。”《宋书·范晔传》:“甲姦险好利,负吾事深;乙凶愚不齿,扇长无赖;丙、丁趋走小子,唯知諂进,伺求长短,共造虚説,致令祸陷骨肉,诛戮无辜。”《南史·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“道路之谈,自为虚説耳。” 唐 钱起 《山下别杜少府》诗:“ 庄叟 几虚説, 杨朱 空自述。”
虚说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xū shuō,是指无稽之谈。
虚 xū(ㄒㄨ)
(一)、空:虚无。虚实。虚度。虚名。虚左(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,古代以左为尊)。空虚。乘虚而入。
(二)、不真实的:虚伪。虚假( jiǎ )。虚妄。虚惊。虚夸。虚构。虚传。虚张声势。
(三)、内心怯懦:做贼心虚。
(四)、不自满:虚心。谦虚。虚怀若谷(喻对人十分谦虚)。
(五)、抽象的:虚词。
(六)、衰弱:虚弱。虚胖。虚汗。虚脱。气虚。血虚。
(七)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(八)、古同“墟”,大丘。
(九)、古同“圩”,集市。
说(説) shuō(ㄕㄨㄛ)
(一)、用话来表达意思:说话。说明。演说。解说。
(二)、介绍:说合(a.从中介绍;b.商议;c.说和。“合”均读轻声)。说媒。
(三)、言论,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
(四)、责备:数说。
(五)、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的《师说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