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浮夸不实之言。
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夫从人者,饰辩虚辞,高主之节行,言其利而不言其害。”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:“至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虚辞,不好淫学流説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九愁赋》:“恨时王之谬听,受奸枉之虚辞;扬天威以临下,忽放臣而不疑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青石》诗:“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,坟土未乾名已灭;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,不鐫实録鐫虚辞。”
虚辞,汉语词汇。拼音:xū cí释义:浮夸不实之言。
虚 xū(ㄒㄨ)
(一)、空:虚无。虚实。虚度。虚名。虚左(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,古代以左为尊)。空虚。乘虚而入。
(二)、不真实的:虚伪。虚假( jiǎ )。虚妄。虚惊。虚夸。虚构。虚传。虚张声势。
(三)、内心怯懦:做贼心虚。
(四)、不自满:虚心。谦虚。虚怀若谷(喻对人十分谦虚)。
(五)、抽象的:虚词。
(六)、衰弱:虚弱。虚胖。虚汗。虚脱。气虚。血虚。
(七)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(八)、古同“墟”,大丘。
(九)、古同“圩”,集市。
辞(辭) cí(ㄘˊ)
(一)、告别:告辞。辞诀。辞行。辞世。辞别。
(二)、不接受,请求离去:辞职。辞呈。
(三)、躲避,推托:不辞辛苦。辞让。辞谢。推辞。
(四)、解雇:辞退。
(五)、同“词”。
(六)、优美的语言:辞藻。修辞。
(七)、讲话;告诉:“请辞于军”。
(八)、文体的一种:辞赋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