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龟甲。
《周礼·春官·龟人》“攻龟用春时” 汉 郑玄 注:“治龟骨以春,是时乾解不发伤也。”《急就篇》卷四:“亭歷桔梗龟骨枯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龟骨谓龟甲也,枯者言其已死骨乾枯也。” 唐 吕岩 《勉牛生夏侯生》诗:“鹤形兮龟骨,龙吟兮虎颜。”
龟骨,拼音guī gǔ,是一个汉语词汇,出自《周礼·春官·龟人》,意指龟甲。
龟(龜) guī(ㄍㄨㄟ)
(一)、爬行动物的一科,腹背都有硬甲,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,耐饥渴,寿命很长:乌龟。龟甲(龟的腹甲,可入药,古人又用以占卜,亦用作货币。亦称“龟板”)。
骨 gǔ(ㄍㄨˇ)
(一)、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 gàn )。
(二)、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
(三)、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
(四)、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