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犹种植。
北魏 贾思勰 《<齐民要术>序》:“其有五穀果蓏,非中国所殖者,存其名目而已;种蒔之法,盖无闻焉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同乐天和微之<深春好>》之十九:“何处深春好,春深种蒔家。”《元典章·户部一·职田》:“召募佃客种蒔。” 朱自清 《阿河》:“另外的隙地上,或罗列着盆栽,或种莳着花草。”
种(種) zhǒng(ㄓㄨㄥˇ)
(一)、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:物种。种差( chā ),
(二)、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,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:种子。种禽。种畜。撒种。配种。
(三)、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:人种。种族。
(四)、量词,表示类别、式样:种种。两种人。
(五)、指胆量或骨气:有种。没种。
莳(蒔) shì(ㄕˋ)
(一)、移植:莳田。
(二)、栽种:莳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