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五代 时征收田赋的一种附加税。
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天成元年》:“除夏秋税省耗。” 胡三省 注:“旧例,夏秋二税先有省耗,每斗一升,今后祇纳正税数,不量省耗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汉隐帝乾祐三年》:“ 章 聚敛刻急。旧制,田税每斛更输二升,谓之‘雀鼠耗’, 章 始令更输二斗,谓之省耗。”
省耗,读作shěng hào,汉语词语,是五代 时征收田赋的一种附加税。
省 shěng(ㄕㄥˇ)
(一)、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。省会。
(二)、节约,不费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
(三)、简易,减免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
(四)、中国古官署名:中书省(a.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
(五)、古代称王宫禁地:省中。省闼(禁中)。
耗 hào(ㄏㄠˋ)
(一)、减损,消费:耗损。耗费。耗资。消耗。
(二)、拖延:耗时间。
(三)、音信,消息:噩耗(人死的消息)。凶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