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亦作“櫂郎”。船夫。
唐 白居易 《重修香山寺》诗:“静闻樵子语,远听棹郎謳。” 宋 杨万里 《峡山寺竹枝词》:“峡里撑船更不行,櫂郎相语改行程。”
(二)、《汉书·佞幸传·邓通》:“ 邓通 , 蜀郡 南安 人也。以濯舩为黄头郎。
文帝 尝梦欲上天,不能,有一黄头郎推上天,顾见其衣尻带后穿。觉而之 渐臺 ,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,见 邓通 ,其衣后穿,梦中所见也。召问其名姓,姓 邓 ,名 通 。邓犹登也, 文帝 甚説,尊幸之,日日异。”濯,同“ 櫂 ”。后因以“櫂郎”指 邓通 。并借喻佞幸小人。 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:“ 马子才 《咏文帝》云:‘可怜一觉登天梦,不梦 商 巖 梦櫂郎。’”
棹郎,汉语词汇,读zhào lánɡ,亦作“櫂郎”,出自《重修香山寺》。
棹 zhào(ㄓㄠˋ)
(一)、划船的一种工具,形状和桨差不多。
(二)、划船:“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”。
(三)、船:棹夫(船家)。归棹。
郎 láng(ㄌㄤˊ)
(一)、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。郎才女貌。
(二)、对某种人的称呼:货郎。女郎。
(三)、旧时妻称夫或情人:郎君。
(四)、封建时代的官名:郎中(a.古官名;b.中医医生)。侍郎。员外郎。
(五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