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 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。
唐 苏鹗 《苏氏演义》卷上:“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。”
(二)、 北宋 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、五经、开元礼、三史、三礼、三传、学究、明经、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。
南宋 尽废诸科,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。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 宋 之科目,有进士,有诸科,有武举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四年》:“癸巳,御 崇政殿 ,试礼部奏名进士及明经、诸科及特奏名进士、诸科。”
诸(諸) zhū(ㄓㄨ)
(一)、众,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
(二)、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诸渤海之尾。
(三)、犹“之”:“能事诸乎?”。
(四)、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”。
(五)、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”。
(六)、姓。
科 kē(ㄎㄜ)
(一)、动植物的分类单位:狮子属于猫科。槐树是豆科。
(二)、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:科室。财务科。
(三)、学术或专业的类别:科目。学科。文科。外科。
(四)、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:科举。科甲。科第。登科。
(五)、判定(刑罚):科处( chù )。科罚。
(六)、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:笑科。科白。
(七)、古同“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