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亦作“鵄张”。像鸱鸟张翼一样。比喻嚣张,凶暴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坚传》:“ 卓 不怖罪而鴟张大语,宜以召不时至,陈军法斩之。”《魏书·萧衍传》:“吞 渊明 之众,招厌虐之民,举长 淮 以为断,仍鵄张岁月,南面假名,死而后已。”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初则狐假鴟张,自谓驍雄莫敌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超勇亲王》:“时贼势鴟张,赤帜遍野。”
鸱张是汉语词汇,拼音,解释为。
鸱(鴟) chī(ㄔ)
(一)、古书上指鹞鹰:鸱张(嚣张、凶暴,像鸱张开翅膀一样)。鸱视(昂首而视,如鸱欲有所攫取)。鸱顾。鸱目虎吻(形容相貌凶恶)。
张(張) zhāng(ㄓㄤ)
(一)、开,展开:张开。张目(a.睁大眼睛;b.助长某人的声势称“为某人张张”)。张榜。铺张。张灯结彩。纲举目张。
(二)、商店开业:开张。
(三)、拉紧:紧张。张力。
(四)、扩大,夸大:夸张。
(五)、放纵,无拘束:乖张。嚣张。
(六)、料理,应酬:张罗。
(七)、惊惶,慌忙:张惶失措。
(八)、看,望:张望。
(九)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(十)、量词:一张纸。三张桌子。几张嘴。两张弓。
(十一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