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谓乐于效命。
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法令既明,士卒安难乐死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指武》:“忘其身故必死,必死不如乐死,乐死不如甘死,甘死不如义死,义死不如视死如归。” 清 邹容 《革命军》:“一曰养成冒险进取,赴汤蹈火乐死不辟之气概。”
(二)、指乐于终老其地。极言对某地的喜欢。
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三:“ 东坡 初入 荆谿 ,有‘乐死’之语,盖喜其风土也。” 明 文徵明 《宜兴善权寺古今文录叙》:“ 宜兴 古 荆溪 之地,带江襟湖,在东南为山水之邑,谷巖幽窅,流瀨清激。昔人有‘乐死’之愿,其胜有可想者。”
乐(樂) lè(ㄌㄜˋ)
(一)、欢喜,快活;快乐。乐境。乐融融。乐不可支。其乐无穷。乐观(精神愉快,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)。乐天(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)。
(二)、使人快乐的事情:取乐。逗乐。
(三)、对某事甘心情愿:乐此不疲。乐善好( hào )施。
(四)、笑:这事太可乐了。
死 sǐ(ㄙˇ)
(一)、丧失生命,与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对:死亡。死讯。死刑。死囚。死棋。死地。生离死别。死有余辜。
(二)、不顾生命:死志(牺牲生命的决心)。死士(敢死的武士)。死战。
(三)、固执,坚持到底:死心塌地。死卖力气。
(四)、无知觉:睡得死。
(五)、不活动,不灵活:死结。死理。死板。
(六)、不通达:死胡同。死路一条。
(七)、过时,失去作用:死文字。
(八)、极,甚:乐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