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观察;视察。
汉 班昭 《东征赋》:“歷七邑而观览兮,遭 巩县 之多艰。” 唐 符载 《五福楼记》:“况其新栋宇重威容也,陈享宴均慈惠也,肆观览省风俗也。” 清 吴敏树 《与朱伯韩书》:“夫士穷居而寂处,读古人之书,忽若有得於其心,虽不得遭遇於时,亦愿观览海内,交其一二贤豪,相讲论以其业。”
(二)、观赏;观看。
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崎嶇上轩昂,始得观览富。” 元 麻革 《游龙山记》:“ 桑乾 一水,紆绕如玦,观览旷达,此 玉泉 胜处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一山、一石、一花、一木,莫不着意观览。” 邹韬奋 《萍踪寄语》八:“我们一路观览,一面却常常注视车上的行程表。”
(三)、阅览。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书数十上,以助观览,补遗闕。” 唐 元稹 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适值 河东 李明府 景俭 在 江陵 时,僻好僕诗章,谓为能解,欲得尽取观览,僕因撰成卷轴。” 清 陈澧 《复黄芑香书》:“前人论文之语甚多,稍暇当择録,以便观览。”
观览,汉语词汇。拼音:ɡuān lǎn释义:“观察、观赏、阅览”的意思。
观(觀) guān(ㄍㄨㄢ)
(一)、看,察看:观看。观止(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,无以复加)。观风(a.暗中察看动静,以定行止;b.观察民间风俗习惯,生活状态)。观阵。观赏。观察。观感。参观。
(二)、看到的景象或样子:观瞻(a.事物的外观、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;b.注视,瞻望)。大观。奇观。
(三)、对事物的看法、认识:观点。观念。主观。客观。世界观。
览(覽) lǎn(ㄌㄢˇ)
(一)、看,阅:阅览。游览。展览。览胜(观赏美景)。一览无余(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了,形容事物或诗文平淡无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