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塞尔多夫
词语解释
杜塞尔多夫(Dusseldorf),位于莱茵河畔,是德国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州首府。市区人口有约57万人,是德国广告,服装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,十二世纪见于记载,市内有十三至十八世纪古迹、艺术学院、著名陶器博物馆等。这里也是欧洲最大的日本人聚居地,日侨多达26834人(2006年),市内有许多日资公司。杜塞尔多夫是十九世纪德国诗人海因里希·海涅的出生地。详细解释 历史背景 德语Dorf是“村庄”之意,因此有人戏称杜塞尔多夫是“欧洲最大的村庄”。七百年前的杜塞尔多夫还只是杜塞尔河畔的小村庄。当罗马帝国正向整个欧洲巩固其地位之时,一些日耳曼族群在莱茵河东岸沼泽之地定居下来。 到了七,八世纪之时,在杜塞尔河流入莱茵河之处,已有了以耕作和捕鱼为生的部落,杜塞尔多夫从而发展起来。 杜塞尔多夫原本只是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渔村,并未受到太多重视,直到公元13世纪,此地因成为博格公爵的居所才逐渐有了城市的规模,并开始因莱茵河之助发展贸易和经济,因靠近当时德意志第一大城科隆而得到更多重视。 杜塞尔多夫最早的文字记载可回溯于1135年。1186年,杜塞尔多夫于被纳入伯格(Berg)的管辖地(伯格是中世纪时代在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领地)。在1280年,伯格的行政署被迁到此处。过后,杜塞尔多夫在1288年8月14日被赐城市地位。1380年,杜塞尔多夫成为伯格领地的区域首府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,杜塞尔多夫几乎被同盟国军的日夜轰炸夷为平地,但在战后积极地被重建。杜塞尔多夫在1946年成为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。 地理位置 杜塞尔多夫北邻鲁尔工业区,东南方是科隆,内城和大部分市区都位在莱茵河的东岸,河西部分只有13公里的辖区,是德国西北部靠近荷兰的重要工业城、德国工业的大动脉、鲁尔採煤区的中心城市,是一经济发达、文化兴盛的重要城市。 气候状况 德国因位居海洋型与大陆型气候交匯处,加上坐落在北纬47度至55度的中高纬度区间,所以四季变化非常明显,平均温度从隆冬一月的零下6度,到盛夏时分七月下旬的26度,变化相当大,但是大致上说来还算舒适。最适合旅行的季节是5月至10月初的这段期间,不仅温度适宜,日照时间也相对较长,加上日光节约时间的实施,晚上几乎都是9点过后才日落,对观光客而言相当有利於时间的运用。 交通状况 航空系统: 位於城北
词语分字解释
- 杜(dù)
杜 dù(ㄉㄨˋ)
(一)、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,俗称“杜梨”,亦称“甘棠”、“棠梨”。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。
(二)、阻塞( sè ),堵塞( sè ):杜绝。杜塞( sè )。杜门谢客,防微杜渐。
(三)、〔杜撰〕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。
(四)、姓:杜康(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,文学作品中借指酒)。
- 塞(sāi sài sè)
塞 sāi(ㄙㄞ)
(一)、堵,填满空隙:堵塞漏洞。塞尺。塞规。
(二)、堵住器物口的东西:活塞。塞子。
- 尔(ěr)
尔(爾) ěr(ㄦˇ)
(一)、你,你的:尔父。尔辈。尔汝(你我相称,关系密切)。尔曹(你们这些人)。尔虞我诈。
(二)、如此:偶尔。不过尔尔。
(三)、那,其(指时间):尔时。尔后。
(四)、而已,罢了(亦作“耳”)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尔”。
(五)、词尾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然”:卓尔。率尔(轻易地)。
- 多(duō)
多 duō(ㄉㄨㄛ)
(一)、数量大,与“少”、“寡”相对:人多。多年。多姿。多层次。多角度。多难( nàn )兴( xīng )邦。多多益善。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(二)、数目在二以上:多年生草。多项式。多义词。多元论。
(三)、有余,比一定的数目大:多余。一年多。
(四)、过分,不必要的:多嘴。多心。多此一举。
(五)、相差的程度大:好得多。
(六)、表示惊异、赞叹:多好。
(七)、表示某种程度: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。
(八)、表疑问:有多大呢?多会儿?
(九)、姓。
- 夫(fū fú)
夫 fū(ㄈㄨ)
(一)、旧时称成年男子:渔夫。农夫。万夫不当之勇。
(二)、旧时称服劳役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
(三)、〔夫子〕a.旧时对学者的称呼;b.旧时称老师;c.旧时妻称夫;d.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。
(四)、与妻结成配偶者:丈夫。夫妇。
杜塞尔多夫相关词语(所含汉字:杜 、塞 、尔 、多 、夫 )
杜塞尔多夫相关成语(所含汉字:杜 、塞 、尔 、多 、夫 )
杜塞尔多夫其他相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