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眼斑龟
词语解释
四眼斑龟sì yǎn bān guī 别名:六眼龟、四眼龟、四眼斑水龟 保护: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 分布于中国的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省;国外见于越南北部等地。详细解释 外形特征 体型适中。头顶皮肤光滑无鳞,上喙不呈钩状,头后侧各有2对眼斑,每个眼斑中有一黑点,颈部有条纵纹。其背甲棕色且具花纹,后缘不呈锯齿状或略呈锯齿状。腹甲淡黄色,每块盾片均有黑色大小斑点,背甲与腹甲间借骨缝相连。指、趾间具蹼。 生活习性 性情胆小。一般喜栖于水底黑暗处,如石块下、拐角处。连续多次将鼻孔露出水面呼吸后,静伏于水底可达15-20分钟左右。每年4-5月初,水温15℃时少量活动,18℃左右时可见在水中游动。6-9月间随温度的上升,龟活动范围增大,中午喜趴在岸边伸展四肢晒甲。10月霜降后陆续进入冬眠。11月水温13℃时龟进入冬眠,对触摸、振动、刺激反应迟钝。翌年1月水温10℃以下时龟进入深度冬眠,无排泄现象。冬眠时龟头缩人壳内,四肢、尾部均不缩人壳内,趴在池的深水处或岸边石缝、草堆下。到翌年4月中旬、温度回升到18℃时开始逐渐苏醒,时常睁眼微爬动,少数龟略有进食。 雌雄鉴别 四眼斑龟幼体时(个体重250克以下),因性未成熟,性别难以鉴定。一般个体重达300克以上,性已成熟。雄性的头顶部呈深橄榄绿色,眼部为淡橄榄绿色,中央有一黑点,每一对眼斑的周围有一白环包围,每一对眼斑的周围有1白条纹包围,颈的背部有3条黄色粗纵条纹,颈腹部有数条黄色纵纹,颈基部条纹呈橘红色,前肢及颈腹部有橘红色斑点;雌性的头顶部呈棕色,眼斑为黄色,中央有一黑点,每一对眼斑均前小后大,且周围有灰色暗环包围,颈背部的3条粗纵条纹和颈腹部的数条纹均为黄色,在繁殖期,龟体散发出异样臭味。 食性 四眼斑龟系杂食性。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动物性饵料,如瘦猪肉、小鱼、肝等,也食少量红萝卜、黄瓜及混合饲料。不食白菜叶、土豆、浮萍;瘦猪肉在水中浸泡时间较长后发白则不食。 雌雄鉴别:四眼斑龟幼体时(个体重250克以下),因性未成熟,性别难以鉴定。一般个体重达300克以上,性已成熟。雄性的头顶部呈深橄榄绿色,眼部为淡橄榄绿色,中央有一黑点,每一对眼斑的周围有一白环包围,每一对眼斑的周围有1白条纹包围,颈的背部有3条黄色粗纵条纹,颈腹部有
词语分字解释
- 四(sì)
四 sì(ㄙˋ)
(一)、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
(二)、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
- 眼(yǎn)
眼 yǎn(一ㄢˇ)
(一)、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:眼睛。眼底。眼力。眼色。眼神。眼帘。眼目。眼疾手快。
(二)、见识,对事物的看法:眼光远大。眼界开阔。
(三)、孔洞,窟窿:炮眼。针眼儿。泉眼。
(四)、关节,要点:节骨眼儿。字眼儿。
(五)、戏曲中的节拍:一板三眼。
(六)、当前:眼前利益。眼下。
(七)、量词:一眼井。
(八)、围棋术语,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,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。
- 斑(bān)
斑 bān(ㄅㄢ)
(一)、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:斑点。斑纹。斑斓。雀斑。斑秃。斑白。斑竹。斑驳(色彩错落)。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(喻从看到的一部分,推测全貌)。
- 龟(guī jūn qiū)
龟(龜) guī(ㄍㄨㄟ)
(一)、爬行动物的一科,腹背都有硬甲,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,耐饥渴,寿命很长:乌龟。龟甲(龟的腹甲,可入药,古人又用以占卜,亦用作货币。亦称“龟板”)。
四眼斑龟相关词语(所含汉字:四 、眼 、斑 、龟 )
四眼斑龟相关成语(所含汉字:四 、眼 、斑 、龟 )
四眼斑龟其他相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