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各级主将的辅佐将领。亦为官名。
《魏书·李元茂传》:“寻除振威将军、南征别将、 彭城镇 副将,民吏安之。”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:“若有营作,则立将、副将、长史、司马、主簿,録事各一人。” 清 黄宗羲 《明夷待访录·兵制三》:“有 明 武职之制……行伍有总兵、副将、参将。”
清代绿营武官名。清沿明制之副总兵而改称副将,秩从二品,位次于总兵。统理一协军务,又称协镇,别称协台。总督、驻防将军、河道总督及漕运总督下亦设副将,掌总理营务、催护粮艘等事,是为中军副将下辖的兵力称为“一协”,(约几千人)。示例:《明熹宗实录·袁可立奏登兵出海之期疏》 :“乃拔其尤者三千六百人,俾总兵沈有容领之先发,而副将李性忠所带家丁旧系辽左健士,臣于三月十二日饯而送之。”
副 fù(ㄈㄨˋ)
(一)、第二位的,辅助的,区别于“正”、“主”:副职。副手。副官。副使。
(二)、附带的,次要的:副业。副品。副食。副刊。副歌。副产品。副作用。
(三)、相配,相称( chèn ):名实相副。其实难副。
(四)、量词(a.一组或一套,如“一副手套”,“全副武装”;b.指态度,如“一副笑脸”)。
将(將) jiāng(ㄐ一ㄤ)
(一)、快要:将要。将至。将来。即将。
(二)、带领,扶助:将雏。扶将。将军。
(三)、拿,持:将心比心。
(四)、把:将门关好。
(五)、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“将”或“帅”。
(六)、用言语刺激:你别将他的火儿了。
(七)、保养:将养。将息。
(八)、兽类生子:将驹。将小猪。
(九)、顺从:将就(迁就,凑合)。将计就计。
(十)、又,且:将信将疑。
(十一)、助词,用在动词和“出来”、“起来”、“上去”等中间:走将出来。
(十二)、刚,刚刚:将将。将才。
(十三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