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天性;禀赋。
汉 蔡邕 《汉太尉杨公碑》:“公体资明哲,长於知见。”《北史·房彦谦传》:“体资文雅,深达政务,有识者咸以远大许之。”
体(體) tǐ(ㄊ一ˇ)
(一)、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(二)、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(三)、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(四)、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(五)、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(六)、事物的格局、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
(七)、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 xíng )。
(八)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(九)、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
资(資) zī(ㄗ)
(一)、财物,钱财:资源。物资。资财。资金。资费。资料。工资。川资(路费)。
(二)、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:资本。外资。独资。合资。资方。
(三)、供给,帮助:资助。资送。资敌。可资借鉴。
(四)、智慧能力:资质。天资。
(五)、出身和经历:资格。资历。
(六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