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轻盈的身体。
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纵轻体以迅赴,景追形而不逮。” 晋 潘岳 《西京赋》:“ 卫 鬒髮以光览, 赵 轻体之纤丽。”
(二)、指体态轻盈的人。
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后汉》:“乘船以游漾,使宫人乘之,选玉色轻体,以执篙檝,摇漾渠中。”
(三)、使身体轻快。
唐 韦应物 《游开元精舍》诗:“夏衣始轻体,游步爱僧居。”
轻(輕) qīng(ㄑ一ㄥ)
(一)、分量小,与“重( zhòng )”相对:轻重。轻型。轻便( biàn )。轻于鸿毛。轻尘栖弱草(喻人生渺小短暂)。
(二)、程度浅,数量少:年轻。工作轻。
(三)、用力小:轻放。轻声。轻闲。轻描淡写。
(四)、负载少,装备简省:轻装。轻骑。轻锐(轻装的精锐部队)。
(五)、认为容易,不以为重要:轻视。轻蔑。轻生。
(六)、随便,不庄重:轻率( shuài )。轻佻。轻浮。
体(體) tǐ(ㄊ一ˇ)
(一)、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(二)、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(三)、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(四)、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(五)、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(六)、事物的格局、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
(七)、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 xíng )。
(八)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(九)、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