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犹平民。
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上以忠於世主,下以化於齐民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马,弋猎博戏,辞齐民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齐,等也。无有贵贱,谓之齐民,若今言平民矣。” 清 赵翼 《华岗》诗:“同为一齐民,莫呼归长吏。”
(二)、谓治理人民。
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设法度以齐民,信赏罚以尽民能。” 宋 梅尧臣 《访施八评事》诗:“嬾问齐民术,喜看 庄叟 书。”
齐民,拼音qímín,意思是平民。
齐(齊) qí(ㄑ一ˊ)
(一)、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。参差不齐。
(二)、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河水齐腰深。
(三)、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齐声。齐心协力。一齐前进。
(四)、全;完全:齐全。人到齐了。
(五)、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
(六)、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北朝齐。
民 mín(ㄇ一ㄣˊ)
(一)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(二)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(三)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(四)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(五)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(六)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(七)、同“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