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古代称太学生员罢课。
宋 叶绍翁 《四朝闻见录·太学诸生置绫纸》:“诸生计既屈,遂治任尽出太学,寘綾卷于 崇化堂 ,皆望闕遥拜而去,云散雾裂,学为之空,观者惊惻……先是,时相恶其动以扫学要朝廷,遂诵言诸郡庠生有职事者,或白首不敢望太学一饭,此极可念。若诸生纳綾卷而去,当以诸郡庠职事补其缺。生徒闻其説而止。”
扫学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sǎo xué ,是指太学生员罢课。
扫(掃) sǎo(ㄙㄠˇ)
(一)、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:扫地。
(二)、清除,消灭:扫雷。扫盲。扫荡。一扫而空。
(三)、全,尽,尽其所有:扫数( shù )。
(四)、低落,丧失:扫兴( xìng )。
(五)、描画:扫描。扫眉。
(六)、迅速横掠而过:扫射。扫视。
(七)、结束,了结:扫尾。
(八)、祭奠:扫墓。祭扫。
学(學) xué(ㄒㄩㄝˊ)
(一)、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学生。学徒。学习。学业。学友。学者。学阀。学制。学历。学步邯郸(讥讽人只知模仿,不善于学而无成就,亦作“邯郸学步”)。
(二)、传授知识的地方:学校(简称“学”或“校”)。学院。学府。中学。大学。上学。
(三)、掌握的知识:学问(简称“学”)。学术(一切学问的总称)。学位。学士(a.学位名,大学毕业生;b.古代官名)。才学。治学。学识。博学多才。
(四)、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:学说。哲学。数学。小学(a.古代指文学、音韵、训诂学;b.现指初等学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