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指萌生凋落、昭苏伏蛰、阴阳消长等自然规律。
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怨恩取与諫教生杀八者,正之器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应青春以生长,顺素秋以杀罚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桐花》诗:“地气反寒暄,天时倒生杀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·象数》:“凡积月以为时,四时以成岁,阴阳消长,万物生杀变化之节,皆主於气而已。”
(二)、生与死;生或死。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阴阳俱壮则梦生杀。” 张湛 注:“阴阳以和为用者也,抗则自相利害,故或生或杀也。”
(三)、决定生与死。
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王道通三》:“人主立于生杀之位,与天共持变化之势。” 宋 苏辙 《唐论》:“古者诸侯大国或数百里,兵足以战,食足以守,而其权足以生杀。” 明 宋濂 《寓言》之二:“生杀之柄,弗累於手;安危之心,弗繫於心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上海文坛上的鬼魅》:“因为他们正握着涂抹的笔尖、生杀的权力。”
(四)、指生杀之权。
《周书·李贤传》:“今位居上列,爵迈通侯,受委方面,生杀在手。” 宋 苏轼 《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》诗:“书生只肯坐帷幄,谈笑毫端弄生杀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滇军政府讨满洲檄》:“生恶因於郡县,生杀操之墨吏,刑部不知,按察不问。”
生 shēng(ㄕㄥ)
(一)、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:诞生。滋生。生长。
(二)、造出:生产。
(三)、活的,有活力的:生存。生命。生物。生机。出生入死。舍生取义。
(四)、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:众生。丧生。卫生。
(五)、生活,维持生活的:生计。生意。
(六)、整个生活阶段:一生。平生。今生。
(七)、发出,起动:生病。生气。生效。生花之笔。谈笑风生。
(八)、使燃料燃烧起来:生火。
(九)、植物果实不成熟:生瓜。
(十)、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:生饭。生水。
(十一)、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:生疏。生客。生字。陌生。
(十二)、不熟练的:生手。
(十三)、未经炼制的。生铁。
(十四)、硬:态度生硬。生吞活剥。
(十五)、甚,深:生怕。生疼。
(十六)、正在学习的人:学生。门生。
(十七)、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:儒生。医生。
(十八)、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:小生。老生。武生。
(十九)、词尾:好生休养。
(二十)、姓。
杀(殺) shā(ㄕㄚ)
(一)、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:杀生。杀敌。杀鸡取卵。杀一儆百。
(二)、战斗,搏斗:杀出重围。
(三)、消减:杀风景。
(四)、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:肥皂水杀了眼睛。
(五)、收束:杀价。杀尾。
(六)、勒紧,扣紧:杀车。
(七)、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:笑杀人。恨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