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谓声音符合节奏。
《周礼·春官·大胥》:“春入学,舍采合舞,秋颁学合声。” 郑玄 注:“合声,亦等其曲折,使应节奏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合声,即合乐之声音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灯赋》:“《楚妃》留客, 韩娥 合声。”
(二)、和声;和鸣。
唐太宗 《月晦》诗:“笑树花分色,啼枝鸟合声。”
(三)、犹齐声。
唐 孙頠 《幻异志·双圣灯》:“ 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,大众合声礼念,西南近臺见双圣灯。” 朱自清 《中国歌谣·歌谣的历史》:“歌阕,合声赓赞,叫声振席,欢感闾里。”
(四)、谓合二字成一字之音。
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·音韵阐微》:“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,缓读则为二字,急读则为一音,悉本乎人声之自然。证以《左传》之丁寧为鉦,句瀆为穀;《战国策》之勃苏为胥。於 三代 古法亦復相协。” 黄侃 《声韵略说》:“合声即反语,谓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声。”参见“ 反切 ”。
合声,读音hé shēnɡ,汉语词语,谓声音符合节奏。也指和声;和鸣。
合 hé(ㄏㄜˊ)
(一)、闭,对拢:合眼。合抱。珠连璧合。貌合神离。
(二)、聚集:合力。合办。合股。合资。
(三)、不违背,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:合格。合法。情投意合。
(四)、应该:合该。合当。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诗歌合为时而作”。
(五)、总共,全:合家欢乐。
(六)、计,折算:合多少钱。
(七)、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5”。
声(聲) shēng(ㄕㄥ)
(一)、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声音。声带。
(二)、消息,音讯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
(三)、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
(四)、名誉:名声。
(五)、音乐歌舞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