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明白道理;使明白道理。
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先王能修礼以达义,体信以达顺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禹妻赞》:“ 禹 娶 涂山 ,土功是急。惟 启 之生,过门不入。 女娇 达义,勋庸是执。”
(二)、通理;公认的义理。
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不恤乎公道达义,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,是谓国贼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权传》“讨不从命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《江表传》:“ 李术 凶恶,轻犯 汉 制,残害州司,肆其无道,宜速诛灭,以惩丑类。今欲讨之,进为国朝扫除鲸鯢,退为举将报塞怨讐,此天下达义。”
拼音 dá yì注音 ㄉㄚˊ ㄧˋ解释 1.明白道理;使明白道理。2.通理;公认的义理
达(達) dá(ㄉㄚˊ)
(一)、通:四通八达。达德(通行天下的美德)。达人。达士(达人)。
(二)、通晓:洞达。练达。
(三)、遍,全面:达观(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,不计个人的得失)。
(四)、到:到达。抵达。通宵达旦。
(五)、实现:目的已达。
(六)、传出来:传( chuán )达。转( zhuǎn )达。
(七)、得到显要的地位:显达。达官贵人。
(八)、姓。
义(義) yì(一ˋ)
(一)、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:正义。义不容辞。义无反顾。仗义直言。
(二)、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务。义愤。义演。见义勇为。
(三)、情谊:义气。恩义。义重如山。
(四)、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:意义。含义。释义。微言大义。
(五)、指认为亲属的:义父。
(六)、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义齿。义肢。
(七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