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研究审查。
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“帝以《魏史》未行,詔 收 更加研审。 收 奉詔,颇有改正。”
(二)、勘问;审讯。
明 姚士粦 《见只编》卷下:“ 蒋朋 等遂率众上岸拒敌。两军夹击,奔走不及,就阵擒获 朋 震 等五十八名,送道研审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六:“县令道:‘可见是这秃奴誑妄。’带过东廊僧,又加研审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三回:“那巡道也将一干人犯一个个单叫上去,逐一隔别了研审。”
研审,是一个词语,拼音yán shěn ,注音ㄧㄢˊ ㄕㄣˇ。
研 yán(一ㄢˊ)
(一)、细磨( mó ),碾:研磨。研药。研墨。
(二)、深入地探求:研究。钻研。研京练都( dū )(晋代左思作《三都赋》构思了十二年,后遂用“研京练都”形容经年累月地构思文章)。
审(審) shěn(ㄕㄣˇ)
(一)、详细,周密:审慎。审视。
(二)、仔细思考,反复分析、推究:审查。审定。审订。审核。审美。审计。审评。审时度势。
(三)、讯问案件:审理。审判。审讯。公审。
(四)、知道:不审近况如何?
(五)、一定地,果然:审如其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