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高僧、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。亦用作对师长、学者的尊称。
南朝 梁 沉约 《为齐竟陵王发讲疏》:“置讲席於上邸,集名僧於帝畿。” 唐 戴叔伦 《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》之三:“近闻离讲席,听雨半山眠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》:“讲席儒氊冷,篱门窟室卑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:“遣 唐 留学生学成归国,往往担任经史的讲席,传授弟子。”
讲席,读音是jiǎng xí,汉语词语,出自南朝·梁·沉约《为齐竟陵王发讲疏》,指高僧、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;也用作对师长、学者的尊称。
讲(講) jiǎng(ㄐ一ㄤˇ)
(一)、说,谈:讲话。讲叙。
(二)、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:讲说。讲学。讲武。讲演。讲义。讲师。讲坛。
(三)、注重某一方面,并设法使它实现:讲求。讲团结。
(四)、和解:“而秦未与魏讲也”。
(五)、商量,商议:讲价儿。讲条件。
席 xí(ㄒ一ˊ)
(一)、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,古人用以坐、卧,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:席子。草席。苇席。竹席。凉席。席地而坐。席卷( juǎn )。
(二)、座位:席位。席次。出席。列席。
(三)、酒筵,成桌的饭菜:筵席。宴席。酒席。
(四)、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:四席。
(五)、职位:主席。西席(塾师)。
(六)、量词:一席酒。
(七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