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距离地面;离开地面。
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百步一櫳樅,起地高五丈三层,下广。”《晋书·天文志中》:“瑞星:四曰格泽,如炎火,下大上兑,色黄白,起地而上。见则不种而穫。”
(二)、疏松土地。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穀》:“春锄,起地,夏为除草。” 石声汉 注:“起,是使土疏鬆。”
qǐ dì ㄑㄧˇ ㄉㄧˋ 起地(1).距离地面;离开地面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百步一栊枞,起地高五丈三层,下广。”《晋书·天文志中》:“瑞星:四曰格泽,如炎火,下大上兑,色黄白,起地而上。见则不种而获。”(2).疏松土地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谷》:“春锄,起地,夏为除草。” 石声汉 注:“起,是使土疏松。”
起 qǐ(ㄑ一ˇ)
(一)、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:起床。起立。起居。起夜。
(二)、离开原来的位置:起身。起运。起跑。
(三)、开始:起始。起码(最低限度,最低的)。起步。起初。起讫。起源。
(四)、拔出,取出:起锚。起获。
(五)、领取(凭证):起护照。
(六)、由下向上,由小往大里涨:起伏。起劲。起色。
(七)、发生,产生,发动,提出:起风。起腻。起敬。起疑。起义。起诉。
(八)、长出:起痱子。
(九)、拟定:起草。
(十)、建造,建立:起房子。白手起家。
(十一)、群,组,批:一起(一块儿)。
(十二)、量词,指件,宗:一起案件。
(十三)、自,从:起小儿就淘气。
(十四)、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想起。掀起。兴( xīng )起。
(十五)、用在动词后,与“来”连用,表示动作开始:唱起来。
(十六)、用在动词后,常与“不”或“得”连用,表示胜任;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:看不起。经得起检验。
地 dì(ㄉ一ˋ)
(一)、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
(二)、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
(三)、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
(四)、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
(五)、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
(六)、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
(七)、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
(八)、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
(九)、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
(十)、底子: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