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古代竖立于宫门、庙门外的火炬。
《周礼·天官·阍人》:“大祭祀丧纪之事,设门燎。” 郑玄 注:“燎,地烛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大丧以下,朝庙及出葬之时,宫中及庙门皆设门燎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注云‘燎,地烛也’者,谓树地之大烛,非人所执者也。”
门燎是汉语词汇,读音为mén liáo ,意思是 古代竖立于宫门、庙门外的火炬 。
门(門) mén(ㄇㄣˊ)
(一)、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:门儿。门口。开门见山。
(二)、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
(三)、途径,诀窍:门径。门道儿。
(四)、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:门第。门风。门婿。长( zhǎng )门长子。
(五)、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
(六)、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:教门。门徒。
(七)、量词:一门大炮。
(八)、姓。
燎 liáo(ㄌ一ㄠˊ)
(一)、延烧:燎荒。燎原烈火。
(二)、烫:燎泡。
(三)、照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