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沉迷;迷惑。
宋 曾巩 《分宁县云峰院记》:“或曰,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,其归一当於义,则杰然视邑人者,必道常乎?” 明 归有光 《圣人之心公天下》:“言圣人者无象也,指其称 管仲 之事,曰圣人之公若是而已矣。故此一 管仲 也,世之汩溺者,孰不艷慕之?” 梁启超 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五章:“凡千年以来,诬罔怪诞之説,汩溺人心者,皆以彼时确然成一科学。”
汩 gǔ(ㄍㄨˇ)
(一)、水流的样子:汩流(急流)。汩汩(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)。
(二)、治理,疏通:决汩九川。
(三)、扰乱:“天公岂物欺,若此汩时序”。
(四)、涌出的泉水。
(五)、沉没( mò ):汩没( mò )。
溺 nì(ㄋ一ˋ)
(一)、淹没:溺水。溺死。
(二)、沉迷不悟,过分,无节制:溺爱。沉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