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委派为地方官。
清 恽敬 《与来卿书》:“不佞观之,如有外放之事,大半当在 广东 ,相去亦不远也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白光》:“要清高可以做京官,否则不如谋外放。”
外放,拼音是wài fàng,解释为委派为地方官。
外 wài(ㄨㄞˋ)
(一)、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
(二)、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
(三)、指“外国”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
(四)、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
(五)、称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
(六)、称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
(七)、关系疏远的:外人。
(八)、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外传( zhuàn )。
(九)、传统戏剧角色名:外旦。外末。外净。
放 fàng(ㄈㄤˋ)
(一)、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:把笼子里的鸟放了。放胆。放诞。放任。放肆。放歌。放怀。豪放。释放。
(二)、散( sàn ):放工。放假。放学。放晴(阴雨后转晴)。
(三)、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:放牧。放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动,放手不管,含贬义)。
(四)、驱逐到远方去:放逐。放黜。流放。
(五)、到基层去:放官(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)。下放。
(六)、发出:放电。放毒。放光。发放。
(七)、借钱给别人,收取利息:放债。放贷。
(八)、扩展:放大。放宽。
(九)、花开:百花齐放。心花怒放。
(十)、搁、置:这件事情不要紧,先放一放。存放。放弃。放心。放置。
(十一)、至:放乎四海。摩顶放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