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丢下担子。比喻闹情绪而不干工作。
张洁 《沉重的翅膀》六:“要是任何一个人,因为任何一件事不顺自己的心,就这么撂挑子躺倒不干,怎么办呢?” 蒋子龙 《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》:“我唯一耽心的是怕她受不了别人的风言风语,撂挑子不干了。”亦作“ 撂担子 ”。《人民日报》1981.1.21:“一旦遭到拒绝,他则撂担子于前,捣乱破坏于后。”
撂挑子,京津一带方言,原指挑夫放下扁担,不挑东西了也不走了。后比喻丢下应该负责的工作不管。
撂 liào(ㄌ一ㄠˋ)
(一)、放,搁:他撂下饭碗走了。
(二)、弄倒:撂跤。手一使劲,就把他撂倒了。
(三)、丢,抛弃:撂荒。撂挑子。
挑 tiāo(ㄊ一ㄠ)
(一)、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,用肩担着:挑土。挑夫(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)。
(二)、挑的东西:挑担。
(三)、挖取:挑荠菜。
(四)、量词,用于成挑儿的东西:一挑儿白菜。
(五)、选,拣:挑选。挑拣。挑剔。挑肥拣瘦。
(六)、古同“佻”,佻达。
子 zǐ(ㄗˇ)
(一)、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(二)、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(三)、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(四)、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(五)、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
(六)、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(七)、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(八)、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(九)、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(十)、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(十一)、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(十二)、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(十三)、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(十四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