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谓浓雾。
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﹝ 楷 ﹞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时 关西 人 裴优 亦能为三里雾,自以不如 楷 ,从学之, 楷 避不肯见。” 唐 李商隐 《圣女祠》诗:“无质易迷三里雾,不寒长著五銖衣。”后亦用以借指道术。 元 马祖常 《寿郝大参》诗:“留客只谈三里雾,见人不问五侯鯖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忽焉五斗米之教起,三里雾之术成。”
典源《后汉书》卷三十六〈郑范陈贾张列传·(子)张楷〉~243~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,自以不如楷,从学之,楷避不肯见。桓帝即位,优遂行雾作贼,事觉被考,引楷言从学术,楷坐系廷尉诏狱,积二年,恒讽诵经籍,作《尚书注》。后以事无验,见原还家。建和三年,下诏安车备礼聘之,辞以笃疾不行。年七十,终于家。子陵。
三 sān(ㄙㄢ)
(一)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(二)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里(裏) lǐ(ㄌ一ˇ)
(一)、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
(二)、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:里弄( lòng )。
(三)、中国市制长度单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
(四)、衣物的内层:被里。
(五)、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
(六)、姓。
雾(霧) wù(ㄨˋ)
(一)、接近地面的水蒸气,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:雾气。雾霭。迷雾。云雾。雾淞(通称“树挂”)。
(二)、像雾的东西:烟雾。雾剂。喷雾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