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 shí(ㄕˊ)
(一)、捡,从地上拿起:拾草。拾粪。拾零(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,常用于文章标题)。拾取。俯拾皆是。拾人牙慧。
(二)、收,敛,整理:收拾。拾掇。
(三)、“十”的大写。
(四)、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。
级(級) jí(ㄐ一ˊ)
(一)、层次:石级。拾级而上。
(二)、等次:级别。级差( chā )。
(三)、学校里学生所在学年的分段:年级。级任。
(四)、古代指战时或用刑斩下的人头:首级。
(五)、量词,用于台阶、楼梯:从一楼到三楼有四十多级台阶。
而 ér(ㄦˊ)
(一)、古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
(二)、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而不烈”。f.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,如“侃侃而谈”。g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,如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”)。
(三)、表(从……到……):从上而下。
上 shàng(ㄕㄤˋ)
(一)、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(二)、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(三)、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(四)、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(五)、去,到:上街。
(六)、向前进:冲上去。
(七)、增加:上水。
(八)、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(九)、涂:上药。
(十)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(十一)、拧紧发条:上弦。
(十二)、登载,记:上账。
(十三)、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(十四)、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(十五)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(十六)、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