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(蕭) xiāo(ㄒ一ㄠ)
(一)、即“艾蒿”。
(二)、冷落,没有生气的样子:萧然。萧瑟。萧索。萧飒。萧森。萧骚。萧疏。萧条。
(三)、〔萧萧〕a.象声词,形容马叫声或风声,如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;b.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,如“华发萧萧老遂良,一身萍挂海中央”。
(四)、〔萧墙〕照壁,喻内部,如“祸起萧萧”。
(五)、姓,如南朝梁有萧统。
然 rán(ㄖㄢˊ)
(一)、对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
(二)、以为对,答应,信守: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(三)、这样,如此: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
(四)、表示一种语气(a.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然”)。
(五)、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: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
(六)、古同“燃”。
四 sì(ㄙˋ)
(一)、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
(二)、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
壁 bì(ㄅ一ˋ)
(一)、墙:四壁。壁报。壁画。壁挂。壁毯。壁橱。壁灯。铜墙铁壁。
(二)、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:胃壁。肠壁。
(三)、陡削的山崖:峭壁。壁立。
(四)、军营的围墙:壁垒。坚壁清野。作壁上观(坐观双方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)。
(五)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