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亦作“ 狂飈 ”。亦作“ 狂飇 ”。亦作“ 狂颷 ”。
1.急骤的暴风。 晋 陆云 《南郊赋》:“狂飆起而妄骇,行云蔼而芊眠。” 唐 李商隐 《深宫》诗:“狂飈不惜萝阴薄,清露偏知桂叶浓。” 清 刘献廷 《江夏留别解用九》诗:“小舟傍云根,夜夜狂颷吹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七八回:“花原自怯,岂奈狂飇?” 冰心 《往事二》:“几多好男子……而在狂飙浓雾,海水山立之顷,他们却蹙眉低首。”
(二)、喻猛烈的社会变革或大的变动。
毛泽东 《蝶恋花·从汀州向长沙》词:“国际悲歌歌一曲,狂飆为我从天落。” 瞿秋白 《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·赤俄新文艺时代的第一燕》:“ 欧洲 中世纪末的教会文化,受十八世纪启蒙派的颠覆,随后又有浪漫派的诗人的狂飙,已经完全摧败无余。”
狂飙是一个汉语词语,亦作“ 狂飈 ”,读音是kuángbiāo,是指急骤的暴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