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晋 车胤 少时家贫,点不起灯,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,放在囊里,利用萤光读书。见《晋书·车胤传》。后以“拾萤”喻勤学。
宋 陆游 《秋风曲》:“拾萤读书定何益,投笔取封当努力。”
拾萤是汉语词汇,拼音shí yíng,解释为喻勤学。
拾 shí(ㄕˊ)
(一)、捡,从地上拿起:拾草。拾粪。拾零(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,常用于文章标题)。拾取。俯拾皆是。拾人牙慧。
(二)、收,敛,整理:收拾。拾掇。
(三)、“十”的大写。
(四)、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。
萤(螢) yíng(一ㄥˊ)
(一)、〔萤火虫〕昆虫,黄褐色,尾部有发光器。
(二)、〔萤石〕矿物。具有玻璃光泽,受光或受热后常能变色,亦称“氟石”。
(三)、(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