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āo xiāng yǐn le guǐ lái ㄕㄠ ㄒㄧㄤ ㄧㄣˇ ˙ㄌㄜ ㄍㄨㄟˇ ㄌㄞˊ烧香引了鬼来(烧香引了鬼来)。臧伯平 《破晓风云》第八章:“我一缩脖就回到我的房间去了,不料这反倒引起了他们的疑心。烧香引了鬼来,真他妈的倒霉!”
烧(燒) shāo(ㄕㄠ)
(一)、使东西着火:焚烧。燃烧。烧灼。烧毁。
(二)、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:烧水。烧饭。烧砖。烧焊。烧蓝。烧料。
(三)、一种烹饪方法:烧茄子。烧鸡。
(四)、体温增高:发烧。退烧。
(五)、经烘烤制成的饼:烧饼。火烧。
(六)、一种烈性白酒:烧酒。高粱烧。
(七)、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、死亡。
香 xiāng(ㄒ一ㄤ)
(一)、气味好闻,与“臭”相对:香味。香醇。芳香。清香。
(二)、舒服:睡得香。
(三)、味道好:这鱼做得真香。
(四)、受欢迎: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。
(五)、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:麝香。灵猫香。龙涎香。檀香。沉香。
(六)、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:香闺。香艳。
(七)、祭祖、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:香火。烧香拜佛。香炉。香烛。
(八)、姓。
引 yǐn(一ㄣˇ)
(一)、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
(二)、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
(三)、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
(四)、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
(五)、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
(六)、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了 liǎo(ㄌ一ㄠˇ)
(一)、明白,知道:明了。一目了然。
(二)、完结,结束:完了。了结。
(三)、在动词后,与“不”、“得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看不了。办得了。
(四)、与“得”、“不得”前后连用,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:那还了得!
鬼 guǐ(ㄍㄨㄟˇ)
(一)、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:鬼魂。鬼魅。鬼蜮(a.鬼怪;b.阴险害人的)。
(二)、阴险,不光明:鬼话。鬼黠。鬼胎。
(三)、对人的蔑称或憎称:酒鬼。烟鬼。鬼子。吝啬鬼。
(四)、恶劣,糟糕(限做定语):鬼天气。
(五)、机灵,敏慧(多指小孩子):鬼精灵。
(六)、表示爱昵的称呼:小鬼。机灵鬼。
(七)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来(來) lái(ㄌㄞˊ)
(一)、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(二)、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(三)、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(四)、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(五)、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(六)、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(七)、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(八)、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(九)、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(十)、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(十一)、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(十二)、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(十三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