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(調) tiáo(ㄊ一ㄠˊ)
(一)、搭配均匀,配合适当:调和。调谐。风调雨顺。饮食失调。
(二)、使搭配均匀,使协调:调配。调味。
(三)、调停使和解(调解双方关系):调停。调处。
(四)、调剂:以临万货,以调盈虚。
(五)、调理使康复:调养。调摄。
(六)、调教;训练:有膂力,善调鹰隼。
(七)、挑逗;戏弄:调笑。调情。调戏。酒后相调。
频(頻) pín(ㄆ一ㄣˊ)
(一)、屡次,连次:频繁。频仍。频数( shù )(次数多而接连)。频率( lǜ )。频谱。捷报频传。
(二)、危急:“国步斯频”。
(三)、并列:“百嘉备舍,群神频行”。
(四)、古同“颦”。
立 lì(ㄌ一ˋ)
(一)、站,引申为竖起来:立正。立柜。立足(a.站得往脚;b.处于某种立场)。立场。屹立。顶天立地。
(二)、做出,定出:建立。设立。树立。立意。立此存照。
(三)、存在,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势不两立。
(四)、马上,即刻:立时。立刻。立等。
(五)、姓。
体(體) tǐ(ㄊ一ˇ)
(一)、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(二)、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(三)、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(四)、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(五)、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(六)、事物的格局、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
(七)、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 xíng )。
(八)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(九)、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
声(聲) shēng(ㄕㄥ)
(一)、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声音。声带。
(二)、消息,音讯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
(三)、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
(四)、名誉:名声。
(五)、音乐歌舞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
广(廣) guǎng(ㄍㄨㄤˇ)
(一)、指面积、范围宽阔,与“狭”相对:宽广。广博。广义。广漠。广袤(东西称“广”,南北称“袤”,指土地面积)。广厦。
(二)、多:大庭广众。
(三)、扩大,扩充:推广。广开言路。
播 bō(ㄅㄛ)
(一)、撒种:播种( zhóng )。播种( zhòng )(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)。播撒。夏播。春播。
(二)、传扬,传布:广播。传播。播音。播发。播弄。播扬(①宣扬,传扬;②发动)。播放。播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