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 guì(ㄍㄨㄟˋ)
(一)、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:桂剧。桂系军阀。
(二)、〔桂花〕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叶椭圆形,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,有特殊的香气,供观赏,亦可做香料,通称“木犀”;简称“桂”,如“金桂”,“桂子飘香”、“桂轮”(月的别称,相传月中植桂花。亦称“桂魄”)。
(三)、姓。
林 lín(ㄌ一ㄣˊ)
(一)、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。森林。林海。林薮(a.山林小泽;b.喻丛集的处所)。
(二)、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书林。艺林。碑林。儒林。
(三)、姓。
山 shān(ㄕㄢ)
(一)、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(二)、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(三)、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(四)、姓。
水 shuǐ(ㄕㄨㄟˇ)
(一)、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:水稻。水滴石穿。水泄不通。
(二)、河流:汉水。湘水。
(三)、江河湖海的通称。水库。水利。水到渠成(喻条件成熟,事情就会顺利完成)。水可载舟。跋山涉水。依山傍水。
(四)、液汁:水笔。墨水。
(五)、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外水。肥水。
(六)、指洗的次数:这衣服洗过两水了。
(七)、姓。
甲 jiǎ(ㄐ一ㄚˇ)
(一)、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:甲子。花甲(六十岁的人)。
(二)、居于首位的,超过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
(三)、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:一甲(名为“进士及第”);二甲(名为“进士出身”);三甲(名为“同进士出身”)。
(四)、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
(五)、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:甲板。装甲车。
(六)、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:龟甲。
(七)、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:指甲。
(八)、旧时户口编制单位:保甲。甲长。
(九)、植物果实的外壳:甲坼(外表裂开)。
(十)、古同“胛”,肩胛。
天 tiān(ㄊ一ㄢ)
(一)、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天空。天际。天罡(北斗星)。天渊(上天和深渊,喻差别大)。天马行空(喻气势豪放,不受拘束)。
(二)、在上面:天头(书页上面的空白)。
(三)、气候:天气。天冷。
(四)、季节,时节:冬天。
(五)、日,一昼夜,或专指昼间:今天。
(六)、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:天上。天宫。
(七)、自然界:天堑。天时。天籁(自然界的声音,如风声、鸟声、流水声)。
(八)、〔天干( gān )〕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,有“天干”和“地支”两类,天干共十字: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亦称“十干”。
(九)、自然的、生成的:天然。天性。天职(应尽的职责)。天才(a.卓绝的创造力、想象力,突出的聪明智慧;b.有这种才能的人)。天伦之乐。
下 xià(ㄒ一ㄚˋ)
(一)、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
(二)、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
(三)、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
(四)、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
(五)、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
(六)、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
(七)、进入:下海。
(八)、投送:下书。
(九)、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:下班。下课。
(十)、谦辞:在下。下官。
(十一)、颁布:下令。
(十二)、攻克:攻下。
(十三)、卸掉:下货。把他的枪下了。
(十四)、用,投入精力:下工夫。
(十五)、退让:争执不下。
(十六)、做出判断:下结论。
(十七)、量词,指动作次数:打三下。
(十八)、用在名词后边(①表示在里面,如“心下”、“言下”;②表示当某个时节,如“节下”、“年下”)。
(十九)、用在动词后边(①表示关系,如“教导下”、“培养下”;②表示完成或结果,如“打下基础”;③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,如“走下去”、“停下来”)。
(二十)、少于:不下二百人。
(二十一)、动物生产:鸡下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