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犹正规,正常的法度。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班禄》:“明君临众,必以正轨。”
(二)、正道;正当的途径。
清 管同 《<方植之文集>序》:“观其《辨道》一论,明正轨,闢歧涂,其识力卓有过人者。” 刘师培 《文章源始》:“近代文学之士,谓天下文章,莫大乎 桐城 ,於 方 姚 之文,奉为文章之正轨。” 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二》:“我自己的办法说完了,就不过如此,而且近于游戏,不像步步走在人生的正轨上(人生或者有正轨罢,但我不知道)。” 毛泽东 《关于情况的通报》:“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, 中国 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。”
正轨是汉语词汇,拼音zhèng guǐ,意思是1. 正常的法度2. 正当的途径。
正 zhèng(ㄓㄥˋ)
(一)、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(二)、合于法则的:正当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(三)、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(四)、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怀。
(五)、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
(六)、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
(七)、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(八)、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(九)、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(十)、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
(十一)、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 shù )。
(十二)、姓。
轨(軌) guǐ(ㄍㄨㄟˇ)
(一)、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,其宽度为古制八尺,后引申为车辙。
(二)、一定的路线:轨迹。轨辙(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,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)。
(三)、应遵循的规则:轨度( dù )(法度)。轨范(规范,楷模)。步入正轨。